10月24日至26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甘肃省教育厅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的第三届亚欧教师教育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期刊编辑、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会,以“AI赋能教师:重塑教育的未来”为核心,共话AI赋能教师发展,共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主任徐妍丽、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曾华辉、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叶拉布加学院院长马拉特·乌马罗夫(Marat Umarov),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上,王占仁宣读了《‘一带一路’教师教育共同体倡议》;贾宁、曾华辉、徐妍丽与马拉特·乌马罗夫(Marat Umarov)等15位海内外嘉宾携手启动“一带一路”教师教育共同体正式成立。我校教育学院院长马多秀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马多秀教授以《面向人机协同教学的师范生培养:现实困境与现实路径》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她敏锐捕捉到“人机协同教学成为未来课堂的新样态”这一话题,强调面对人机协同教学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思维协同能力、伦理协同能力、技能协同能力、专业协同能力、系统协同能力,结合实际教育揭示了现行师范生培养体系在目标、课程、教学、实践及评价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针对困境提出通过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化、创新双师课堂、建设递进式实践平台及建立能力画像评价体系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面向人机协同教学的师范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本届论坛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教师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凝聚了亚欧各国教师在教育理念与发展路径上的共识,推动了在该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构建面向数智时代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教育学院  文、图/宋丽  审核/马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