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教育学院申报工作再创佳绩,6个项目成功获批省级立项,彰显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与创新活力。
本年度获批的省级项目主题鲜明、视野开阔,聚焦教育公平、数字技术、文化传承等前沿领域,具体包括:
《“技术+人文”双向赋能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与公众参与模式创新》(指导教师:屈洁、韩怡)
《“智慧萤火虫”计划——数智技术支持的农村留守儿童OMO助学共同体构建研究》(指导教师:文军萍)
《大学生数字支教项目助力留守儿童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马多秀)
《非遗“双师”美育创新实践赋能乡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与“小匠人”培育机制研究》(指导教师:黄晓茜)
《秦韵新创,智承“非遗”——基于AIGC与增材制造的秦腔智能手办全链研发》(指导教师:肖隽)
《文化基因的数字化转译:神话IP驱动下的丝绸之路文化认知体系的建构》(指导教师:刘敏娜)
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我院师生响应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使命感,展现了将教育理论与前沿技术、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探索精神。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教育学院将持续支持项目的扎实推进与成果转化,以此为依托,不断夯实育人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文/黄萱 审核/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