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7月13日,由《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重庆文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西部高教论坛暨第七届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论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教育学院文军萍副教授、刘红芳博士、刘新娟博士带领三名研究生赵芯月、邓佩瑶、李欣悦参加此次会议。

论坛开幕仪式由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辉教授主持,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磊、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占明、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倪好、《重庆高教研究》执行副主编蔡宗模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主论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由青海师范大学李晓华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李立国教授从“三螺旋理论”切入,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中的角色;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则聚焦高校如何推进三者高质量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分别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的工业化与独异化发表了精彩见解。第二阶段由《重庆高教研究》执行副主编蔡宗模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对西部高教崛起的重要性;青海师范大学张春海教授探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对策;青海师范大学张磊教授就青海地区高校为何能留住青年学者展开系统论述;西南大学徐辉教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深远意义。

在研究生论坛中,2024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邓佩瑶在研究生论坛一上作了题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的报告;2024级小学教育研究生李欣悦在研究生论坛二上作了题为《从职业认同到使命担当: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的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并且给予了指导意见,两位学生也凭借征文荣获三等奖。本次论坛有效拓展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增进其对教育前沿动态的深度认知。(文/图 刘红芳 审核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