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动态

教育学院2024年十大新闻

2025年01月27日 14:30  点击:[]


一、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照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利完成省级样板党支部终期验收。紧抓巡察整改工作契机,积极落实“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察工作方针,将不断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学院长期向好发展的方式,发挥基层党委把关定向作用,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做好学科发展布局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指导思想,把学科建设真正作为学院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圆满完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自我评估工作;增列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领域,并已列入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积极申报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完成并提交了《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方案》。积极申报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陕西省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按照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建设工作,并对照申报条件,汇报了目前建设状况,存在差距和解决思路。

成功举办第四届面向未来:情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研讨会、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田家炳基金会“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报告会。邀请高校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在“石鼓讲堂”为师生做22场高质量学术报告。

三、坚持以本为本办学理念,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学院坚持本科教育为本理念,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按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加强教育学国家一流专业和学前教育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启动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提交学前教育师范认证申请材料,调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撰写师范专业认证材料,加强实训教室建设,做好迎接专家进校认证准备。组织系列师范生技能竞赛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三笔字大赛、微课大赛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按照学校要求全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为所有在校本科生分配指导老师,通过导师的学业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生涯和未来发展。按照《宝鸡文理学院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落实“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监督工作方案》,组织教师申报双师双能型教师,目前我院共有8名教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学生获陕西省第三届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二等奖4项,优秀奖1项;在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普视频论坛获三等奖1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省级以上项目5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中荣获铜奖2项。


郭霄鹏团队完成的《“多元协同润养”:乡村困境儿童情感教育的创新实践》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郑益乐出版教材1部;在2023-2024年度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黄晓茜荣获二等奖,宋丽和张晓宏荣获三等奖;马多秀和孙彦分别荣获学校202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奖卓越奖和优秀奖。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学院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个(刘敏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第十九批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杨亚锋),“两库”建设项目1项(文军萍),一般项目2项(马沛、魏园园)。


四、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2024年招录硕士研究生98人。现有研究生184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36人,专业型研究生148人。


  本学年共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8期,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研究生申请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立项项目,获批立项5项,其中,重点1项,一般项目4项。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吴洁、郭思雨分别荣获2024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三等奖。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薛琛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辛媛欣在决赛中获得二等奖。郭智慧、李存生、王芳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3名研究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在校第二届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9人。


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2024年新进博士教师1人,从机关转入退二线教授1人;晋升教授职称1人,晋升副教授职称4人。推荐校内校外13位教师获批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获批陕西省社科联特聘研究员。1人被聘为第4届宝鸡市特约督学。


  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开阔学术视野和提升学术能力。全年有20余位教师先后赴北京、大连、江苏、云南、山西、兰州等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积极参与学术发言讨论。院长马多秀受邀赴港参加田家炳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加强了与田家炳基金会的沟通和联络,洽谈了今后的合作工作。


  学院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坚决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重视教师科研诚信工作,倡导教师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全年学院教师没有发生师德师风违规和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六、狠抓科学研究工作,取得突破历史成效


  2024年,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到账纵横向科研经费584.77万元,完成比例是229.32%;完成高水平论文13篇,完成比例是92.86%,总体完成率是181.57%,实现了我院年度科研任务完成情况的历史性突破。获批纵向课题14项,其中,省级项目包括黄晓茜和宋丽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郑益乐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智库项目、文军萍和周喜华获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马沛获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陈善为获陕西省教育技术装备专项课题等。


  马多秀教授参与完成的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实现了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郑益乐被评选为“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马多秀、黄晓茜被评选为“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


  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完成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平台优化重塑工作。加紧推进省级平台资料室建设工作,并开始为学院师生开放阅读。开展2025年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申报工作,有五位教师完成开题。成功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与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与宝鸡市教育局联合共建“宝鸡市教育数字化研究中心”,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研究与改革,为推动宝鸡市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重视实训实验室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实训实验室建设工作,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投入专项经费,改造升级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设备;按照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建设三笔字实训室等。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琴房、舞蹈室、情景模拟实训室、手工实训室、画室、学前保育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实训室合理使用。加强多功能微格教室的建设和使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师范专业认证创造条件基础。


八、倾力做好校友工作,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桥梁


  学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积极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桥梁,广大校友情系母校,为母校繁荣发展贡献力量。2024年7月16日,老校区遭受洪水灾难,牵动了广大校友心弦,我院毕业校友李居岸、罗嘉峰、何宝平、曹瑾、孙彬等许多校友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为校园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8月18日,2010级教育学班毕业十周年回访母校活动在高新校区立心楼324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友们与领导、老师们欢聚一堂,回顾青春岁月,展望美好未来。9月13日,校友何宝平教授应邀在高新校区立心楼326室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学生心理健康政策解读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11月27日,校友成都宏盛嘉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弘为在校生作就业创业分享报告。12月14日,校友张卫东在立心楼110教室为2024届毕业生开展就业经验分享。12月25日,在立心楼225会议室举行2023—2024学年“玉玮奖学金”颁奖仪式,“玉玮奖学金”捐助人校友姚玉玮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获奖学生以及2024级学生代表等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院注重加强与校友的联络和沟通。3月20日,党委书记白晓旭赴西安看望校友,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7月初,院长马多秀在新加坡会见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赴新加坡工作的校友,进行了亲切愉快的交流和座谈。



九、学生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学院坚持 “学生为本,育人为先”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站式”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开展“导师陪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学院党政领导、优秀教师、导师等进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进行个性化学术指导及生涯规划服务等;开展“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朋辈辅导、“春光有约 从心出发”阳光护航心理育人等系列活动;举办“爱建温寝,心筑暖室”寝室文化节、读书分享会、“新元祯祥”迎新晚会等活动;召开年度表彰大会、开展最美笔记评比,组织国家奖学金奖、国家励志奖学金、考研学生、退役士兵进行交流分享,营造学习优秀的氛围。辅导员发表科研论文5篇,1人获 “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获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辅导员微课堂视频大赛三等奖各1项。“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校 “优秀实践团队”称号。2024届毕业生考取博士1人,研究生34人,考取事业单位79人,赴新加坡工作8人。



十、充分发挥专业师资优势,服务地方教育发展


  继承师范教育传统,发挥教师教育强项,服务宝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积极与宝鸡市教育局以及县区教育局进行沟通协调,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计划制定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宝鸡基础教育发展。依托校级平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田家炳基金会项目,努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工作。在千阳县,陇县、太白县、眉县、凤翔区等10余所项目学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活动,包括心理辅导、科学实验、绘本故事、音乐舞蹈、美术绘画、体育游戏等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校园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积极承办2024年千阳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暑期集中培训,110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提升了我院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2024年,我院郑益乐、郭丽、史文秀、王芳等四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示范园创评专家。



下一条:学院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

Copyright @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  电话:0917-3364254  邮编:721013  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8125号
技术支持:陕西宝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